第13章、教育与文化的中空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亦新亦旧的一代强烈推荐:

三十一年一九๡○五年再诏停“科举”,再举经济特科,设立学部ຖ。三十二年一九○六年,宣布教育宗旨ຈ。

从中ณ国教育思想的演变史来讲,废科举、办学校并非自光绪末年才开始。如果要了解这一代六、七十年来教育的演变,以及今后教育的趋向,追溯远因,应该要从鸦片战争以后,太平天国军兴和满清中ณ兴的时期开始探寻,才能找出它的前因后果。换言之,近代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刺๐激,开始举办学校教育,其初是受实用科学的技术所影响,和军事上的需要而开此风气之先。废“八股”、废“科举”,在满清末代而言,是受到时势的逼迫,仓卒应变的事。并非如日本明治维新一样,变则全盘通变,有计划地变得干净利落。

当时在“家塾”中蒙的学生,读的是什么书๰呢?大致约分两种情形:

2家塾教育的回顾

2๐汉唐的“选举”、“考试”制度

但是这些观念,是从两汉以迄近代的儒家传统思想而立论。在历史的事实上,自春秋、战国迄于秦、汉之际,五百年间“六经”并未受到重视。尤其在春秋、战国时代,“智、力、勇、辩”之ใ士,竞相以“纵横捭阖”、兵谋、杂说、阴阳等学术,取悦人主而自求爵禄功名荣显于当世,并即以此为天经地义的要务。少数宗奉孔子汇集的经书思想者,只有鲁๥、卫之间的儒生们,如曾子、子思、孟子等人。但是他们仍然需要依附于人君的喜悦而得其苟安的生活,否则,依然不能ม荣显当世而畅怀于当时。因此,凄凉寂寞一生,自所难免。

3什么是家庭教育

任何一个儿童或成人,他的心理状况,除了主要原因——得自先天形而上生命本体的秉赋,略而不谈以外。他的意识潜能ม的成长,实由于父母遗传的秉受,有大多数的因素。只是一般人忽略了这个问题๤的重心,或者根本没有现这个人父母本身潜在意识的重点而已๐。而且遗传的作用,大约有两种形态:1้直接遗传:这便是说某一个人的遗传作用,是由父母两人的直接秉赋而来。2间接遗传:这便是说某一个人的遗传作用,是由祖父、祖母,或外祖๢父、外祖母的血缘关系而来。无论为直接遗传或间接遗传的关系,一个人的个性和心理的形成,属于遗传的关系,几乎占有一半的成分。但是遗传的关系,又有更代变化的作用,并非是父母或祖宗是白痴,所生的子女必定就是白痴。在遗传的成因中,他还有自我的秉赋,加上受胎时的时间、空间的物理环境,以及父母在性行为ฦ时的心理与思想等等主要正反的遗传原因,因此而起变化成为更代性的成因。

最后,他提出儒家孔子的大同思想,《礼运》大同篇里所述说的情形。于是我便说:“《礼运》大同篇所叙述社会政治的理想,它的主要中心,在于每个人人性的自觉,人人要求自己้道德人格的升华,进而达到เ社会群体道德的完美。《春秋》的王道、《公羊传》所谓三世中ณ的太平盛世、道家取法于自然的‘无຀为’之治,都由á此传统的文化思想而出。”

第一个ฐ故事:五、六年前,有一位美国来华留学的学生,跟我听课将近六、七个ฐ月。有一天晚饭后,我们开始闲谈。他问我:“你常说我们要先起救世救人的志愿,才能作学问,那ว是为了什么?”我当时很惊奇地说:“你听了这样久中ณ国文化的课,对于这种基本的精神,还没有弄清楚吗?”他说:“我只问你为什么เ要济世救人?”我说:“你没有觉得这个ฐ世界ศ,有太多的惨痛吗?”他说:“这个ฐ世界在现世纪中科学文明如此达,人们多么เ幸福,那里有太多的痛苦呢?”我说:“你没有看到เ因为科学文明的达,促使世界第一次、第二次的大战,多少人受害受苦?而且战争的悲剧还未就此终场?”他说:“这两次世界大战也只是局部性的。如果以整个世界来说,到底很有限。大多数地区的人,都很幸福。这个时代真是最光辉最美丽的时代。”我听得呆了。同时,也๣明白了美国现代青年们的思想与心理。我接着问他:“美国青年们和大多数的美国人,都和你这种观念一样吗?”他说:“大概ฐ如此。”我便说:“假如你是澳洲或瑞士的青年,一定早就认为我是疯子,拂袖而去了!可惜你不是东方人,更可惜你不是东方的中国人,所以对于现世纪的文化思想所造成历史的惨痛事实,以及有关的灾祸,并没有亲自经历那么多的教训。一时和你也说不清楚,慢慢地再交换意见吧。不过,我也๣因此了解你们国务院里的‘秀才不出门,便知天下事’的错误心理。更明白你们所谓的中国通,根本上便患有先天性不通的偏见。”

生当这个世纪末期的青少年们,传统的宗教、哲学、教育等道德理性的准绳,已经命如悬丝,失去了它固有的信赖的力量,我们所要的,是有特立独行和“确然而不可拔”的精神๰,融合古今中ณ外的所长,建立新的文化机运,使后来的一代,走上安定的道路。

几十年前,像我们这些来自乡村的老少年,先在家里接受了旧式读经书的“家塾”教育,既不是像现在青少年为求职业、求学历、求出路而接受教育;更不是为了“科举”、考“八股”以博取功名。我们从小先要接受旧式教育的动机,那ว是传统历史文化上旧ງ观念的习惯所驱使,同时也是受了旧观念的“万般皆下品,唯有读书๰高”的意识所影响。因为当时在新า旧社会形态的变革时期,许多乡下人真还弄不清国家教育政策的方向。除非有些在通都大邑é的人,得其风气之ใ先,才真是为ฦ了读书救国,为了学问而学问地接受教育。现在反省起来,说句老实话,我们当时的读书受教育,有意无意,或多或少,都是因袭三千年来的旧观念,不外乎由“光耀门楣”、“读书作官”的动机而来。当然仍有少数杰出之士属于例外,不能一概ฐ而论。这种观念,也๣正如现在大家潜在意识的观念一样,是为了求学历,拿文凭,好找职业,好谋出路。只是时代不同,观念的名称改变,实质上,还是“换汤不换药”,在根本的心理意识上,完全相同。

4新า旧读书方法

我们当时旧式读书受教育的方法,是“读古文,背经史,作文章,讲义แ理”,那是一贯的作业。那ว种“摇头摆尾去心火”的读书姿态,以及朗朗上口的读书声,也正如现在大家默默地看书๰,死死地记问题,牢牢地背公式一样,都有无比的烦躁,同时也有乐在其中ณ的滋味。不过,以我个人的体验,那种方แ式的读书๰,乐่在其中的味道,确比现在念书๰的方式好多了。而且一劳永逸,由儿童时代背诵的“经”、“史”和中国文化等基本的典籍以后,一生取之不尽,用之不竭。当年摇头摆尾装进去,经过咀嚼融化以后,现在只要带上一支粉笔,就可摇头摆尾地上讲堂吐出来。所以现在对于中国文化的基本精要,并不太过外行,更不会有“空白”之ใ感,这不得不归功于当年的父母师长,保守地硬性要我们如此读书。

“家塾”读书受“经”的遗风当然存在不了好久,时代的潮流到底很自然地打开了风气,马上就需要转进“学堂”当时俗语称呼新า式的学校叫“洋学堂”去上学。但是,就以“高等小学”等于现在的国民小学来说,一个县里也没有两三个,有些地方隔一两ä县,才有个中ณ学。虽然路途只隔十多里或二、三十里,可是要一个生长在保守性农村的子弟,基本上是先受旧ງ式教育读书的小孩子,背上一肩行李和书๰箱,离开家园而进入“学堂”的大门,过着团体受教育的生活,其中况味,比起现在出国去读书๰,还要难过。如果由高等小学毕了业,有能力、有志趣,要再上进去读中学,那种气氛就像专制ๆ时代进省考“举人”一般严重。三、四十年以前,在守旧、保守的农村社会里,一个乡村没有几个中学生。当时,他们便等于是“洋举人”,风头之健,足以博得人们的刮目相待,或“侧目以视”,至于偏僻地方,一个ฐ县里能有几十个中学生,已๐是了不起的事。再能进读大学的,真是寥寥无几了。但是那时一个高等小学毕业生的学养程度,比起现在中ณ学毕业的,还高得多。一个中ณ学生,比起现在大学毕业的,也要胜出一筹。如果大家不说假话,当代多少知名之ใ士,在各界有所成就的中年以上人物,很多都是在这种不新不旧的中、小学教育环境中成长自立起来的。尤其站在中国文化方面来讲,的确是如此,其中的原因固然很多,最重要的因素,还是因为时代的不同,从小学开始,对于中国固有文化,已๐经打了较好的基础,这是不必讳言的事实。这就是我们的国家,在几十年前,由农业社会转进工ื商业社会,因教育形式的不同,而使得这半个世纪中的心理和思想上,产生许多新า旧的差异。

为什么当时读到中学的人那样少呢?这就涉及了当时政治、经济、交通、教育等等许多的问题๤,而且这些问题,也๣都是现代教育上的专题。现在追溯从前,只从经济方แ面来讲,当年的农业社会,较为僻远的地方,能够使一个子弟读完高等小学,在学费的负担上,已经非常吃力,如果要使一个子弟读完中学,在学费、路费交通费、住宿、膳费等的负担,如非“中人之生产”的家庭,实在很难负担得起。除了通都大埠以外,一般农村社会,除了要子弟读书作官来光耀门楣,否则,教育对他们而言,真是一件过于奢侈的事了。倘使再要上进去读大学,就等于满清时代的上京考“进士”一样的严重。因此那ว时候一个大学生,除了少数真正毫无出息的世家公子,或富家纨袴子弟以外,只要能ม够进入大学读书的,学识才能的程度,就远非今日຅的大专同学可比了。当然,大学生们也许会盲目地责怪上一代的老少年们对于国家历史上的贡献。事实上,如果真能深切地研究、了解了我们国家在这半个世纪中,遭遇“内忧外患”的种种经过,便会体谅上一代的老少年们,是如何地运用不今不古、半古半西的学问知识,极其艰辛地撑持了这“六十年来家国,八千里地山河”的历史局面。在艰危变乱中,诚然不免忙中有错,何况世界上最难了解、最难判断ษ的便是“人”和“事”。

因此对于这个问题,很可以引用两句古话来说:“书到用时方แ恨少,事非经过不知难。”

5才流都向考中磨

在这二十多年来,教育的达和普及,远非从前可比。但是无论教师或家长,都感觉到教育水准的低落,一代甚于一代,而远不及从前。当然,其中原因复杂,不能只苛求于学校的教育,例如社ุ会风气与社会教育的关系,家庭教育与家长思想的关系,整个ฐ教育精神与教育制度的关系。在在处处,都是整体连锁性的因素。不过,单以中学的教育而言,问题就颇为严重。历年来为ฦ众望所归的几个著名小学或中学,尤其是某些“女中ณ”,为了争取“校誉”以升学率的高低而定校誉的声望,大半时间,在教“考”。除了背考试题以外,就不知道什么เ叫教育了。而且功课的繁重,根本没有时间多读课外的书๰。我与学生及在中学里当教师的同学们谈话,他们或她们在夜里作梦的时候,经常都还梦见“赶考”——被考或考人。除“考”以外,简直不知什么是学问。旧式考试考“思想”,现在考试考“记诵”。《礼记》有言:“记诵之学,不足为人师。”可是现在能记诵而善于考试的学生,家庭与学校,都认为是好学生。稍加活泼而稍富于才能与思想的,反而考得不好。而社会、家庭与学校,根本就抛弃诱导天才等的教育原理,很轻易地认为是坏学生——太保或太妹。所以这些不“太”而也被汏的青少年们,率性就抗拒到底,一路地汏下去了。家长期望于现在好学校的心理是如此,所谓好学校的校风恰也合于家长和社会的要求,你能ม说是有错吗?其谁之ใ过欤!其谁之过欤!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亦新亦旧的一代